泰和让“破坏者”转变为“修复者”
时间:2024-09-25 02:00:42 作者:佚名来源:江西省生态环境厅
“今天我放了72斤鱼,通过这个增殖放流活动,我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也知道了赣江‘十年禁渔’规定。”近日,吉安市泰和县在赣江畔举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增殖放流活动,让“破坏者”转变为“修复者”,作为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赔偿人的郭先生在现场深受教育。
据介绍,此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增殖放流活动参与者,涉及7名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赔偿人,其中6人在禁捕水域使用禁用渔具非法捕捞、1人在禁捕水域使用电鱼方法非法捕捞。
泰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副大队长彭明霞介绍,根据农业农村部《非法捕捞案件涉案物品认(鉴)定和水生生物资源损害评估及修复办法(试行)》第十七条规定,经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一致同意7名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赔偿人按照渔业资源间接损害3倍的标准,赔偿捕获的渔获物,并通过增殖流放方式进行生态环境修复。
7名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赔偿人在县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监督下,通过增殖放流方式履行水生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义务。他们配合运鱼车,将购买的鱼苗投入赣江。据统计,在此次增殖放流活动中,累计投放鳙鱼、草鱼等鱼苗608.4斤,约2000尾,总价值6000余元。
“将几个案件的行为人购买鱼苗放流赣江,主要是督促他们改正违法行为,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意识到保护赣江水域生态的重要性。”彭明霞说,我们再次提醒广大市民,赣江从今年开始全面禁捕,请勿在禁捕水域内开展非法捕捞,共同守护赣江水域生态。
下一步,泰和县将持续加大非法捕捞行为的打击力度,按照“谁损害、谁修复”的原则,监督当事人履行生态修复义务,实现惩治非法捕捞与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的有效结合,共同维护水生生物多样性。
原文链接:http://sthjt.jiangxi.gov.cn/art/2024/9/14/art_42067_500916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永丰打造全国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
最新信息
- 2025-09-30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专题讲座
- 2025-09-29全国政协办公厅 中共中央统战部 国务院侨办 国务院港澳办 国务院台办 中国侨联联合举行国庆招待会 王沪宁致辞
- 2025-09-29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召开2025年干部任职、廉政谈话会议
- 2025-09-28丁薛祥同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共同主持中俄能源合作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
- 2025-09-282025年度全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法规业务知识培训班在桂林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