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城市管理联播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城市通讯

干旱缺水的朝歌再现淇水汤汤 白天鹅“稀客”变“常客”

时间:2024-09-29 23:08:20 作者:佚名来源:河南省人民政府

  “城市文明因水而兴,我们现在所处的鹿台阁,就是见证。”9月9日上午,河南省鹤壁市朝歌文化园,导游周喆向游客讲述当地人文历史变迁。

  鹤壁古称朝歌,其母亲河是淇河。淇水悠悠,潺潺流淌,这里曾孕育出灿烂的朝歌文化和诗经文化,朝歌古鹿台遗址就位于淇水之滨,《诗经》中写到淇水的诗歌达39首。春秋时期,卫懿公养鹤亡国,此地因“鹤栖南山峭壁”而得名。

  鹤壁市属干旱缺水地区,淇河常发生季节性断流。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鹤壁终于能将淇河的水资源置换出来,再现“淇水汤汤,渐车帷裳”美景。

  “没想到,脚下曾经就是鹿台”

  “3000年前的淇河流域,应当是个水草丰美、舟楫便利的地方。”周喆介绍,《诗经·卫风·竹竿》篇云: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但几千年的气候变化,以及河流改道等种种因素,让鹤壁逐渐成为一个干旱缺水的城市。

  据水利部门统计,鹤壁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61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00立方米左右,约为河南省人均占有量的二分之一、全国人均占有量的十分之一。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百万鹤壁人民终于吃上水质更好的丹江水。”鹤壁市南水北调工程运行保障中心二级调研员赵峰介绍,“南水”每年向鹤壁市分配水量1.64亿立方米,相当于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量的45%。

  有了“南水”后,流经城区的淇河水资源被置换了出来,鹤壁市开始围绕淇河做起文旅文章。2016年,该市在淇河边投资1.2亿元兴建鹿台阁,周边又配套建设了约2000亩的园林景区。

  “考古队在这里发现了房基、灰坑、石斧、石刀、陶鼎、陶钵、骨锥、骨针、玉器、铜器等文物,现在陈列于省市博物馆。”周喆说,“真没想到,我们脚下就是古代的鹿台。”

  鹿台阁前方的省级文物保护碑上写着:鹿台遗址位于鹤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淇河泰山路桥附近,占地约39公顷;鹿台文化层堆积厚约3米,上层为两汉文化,下面依次为周、商、龙山及仰韶文化。

  新建的鹿台阁,采用“四阿重檐、茅茨土阶、泥墙木骨”的建筑形式,庄重大气,阁高38米,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是整个朝歌文化园的主体建筑及文化核心。朝歌文化园紧临淇河,周边拱卫着淇澳翠境园、淇水樱华园、淇水关植物园等生态园区。

  淇水汤汤,白天鹅成“常客”

  漫步朝歌文化园,但见树木繁茂,绿草葱茏;草坪上的喷水器,正朝空中喷洒着“喇叭形水花”。

  淇澳翠境园紧邻朝歌文化园,是以淇河《诗经》文化、卫文化和竹文化为内涵的主题文化公园。400余亩的景区内,竹子面积达200亩。《诗经》中“瞻彼淇澳,绿竹猗猗”,说的就是这般景象。

  “淇水樱华园有30多个品种3万余株樱花,是河南省内最大的樱花主题公园。淇水关植物园有800余种植物,集休闲观光、科普教育于一体。”周喆说,景区能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十里生态画廊,多亏了“南水”的供给,当地生态环境不断变好。

  有了“南水”和淇河作后盾,鹤壁市于2018年提出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不断提升城市品位。

  “植物园的临河岸边,就是观赏天鹅的绝佳位置。”赵峰介绍,城市拥有“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百鸟争鸣”的生态景观后,这里成为冬季天鹅迁徙的“歇脚”之地,今年已是市民连续第4年观测到白天鹅。

  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优美的生态环境,成为鹤壁提升城市品质的“王牌”。据了解,鹿台阁的1至3层已成为中原文博会的永久性会址,至今已举办了10届。仅在去年,朝歌文化园及周边景区就吸引了320多万游客。


原文链接:https://www.henan.gov.cn/2024/09-26/306770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交通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城市管理联播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环政通环保科技研究院(有限合伙)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城市管理联播网 csgllb.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02603号-98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61185206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

北京中环政通环保科技研究院(有限合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