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民生实事让百姓有更多获得感
时间:2024-10-11 23:13:51 作者:佚名来源:河南省人民政府
10月9日,记者获悉,开封市近年来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在开封市政府部门的各项支出中,“民生”一直是最优先的“保障重点”。多年来,开封市在安排财政预算时,压缩一般性支出,政府带头过紧日子,坚持资金向民生领域倾斜,把有限的财力用在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要求最迫切的民生问题上。
市委、市政府直面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尽心尽力破解民生“八需八难”。开封市坚持发展和民生优先的方针,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问题入手,加强民生保障,着力攻坚克难,不断织密织牢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
如果说景区、广场、街道是一个城市的“面子”,那么老旧小区就是城市的“里子”。“里子”尽管隐蔽,却是民生所在。“里子”的好坏与群众的居住质量、幸福指数紧密相连。开封市坚持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出台多份指导性文件,为老旧小区改造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开封市通过日巡查、周例会、双周通报、月排名的方式,加强对各县(区)的激励和督促。开封市建立“五位一体”联合监管制度,对工程实施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严把工程质量关、安全关,努力打造老旧小区改造精品工程。如今,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开封已有不少老旧小区“重获新生”,基础设施的优化和生活环境的美化,让居民如同搬新家一样,找回久违的幸福。
开封市持续在教育、医疗卫生、文体、城乡环境、民生保障、交通、安全治理等多领域发力,通过完善的公共服务配套,让开封更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进一步擦亮城市品牌。开封市深入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并入选全国“家校社共育”优秀实验区。
开封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新形势、新变化,全力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十百千万”幸福养老工程,构建“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小区—居家”六级养老服务网络,精心打造开封“开心养”养老服务品牌,塑造品牌化、产业化、专业化、连锁化、精准化、信息化“投资—建设—运营—服务—监管”为一体的养老服务“开封模式”,有效推动全市养老服务工作健康、有序、良性发展。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开封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健康开封建设稳步推进,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大幅提高,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落地实施,每千名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床位数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特别是近年,开封市充分发挥爱国卫生运动的传统优势,筑牢疫情防控大防线,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率处于一个较低水平。开封市扎实开展免疫规划、重大慢性病防制、无偿献血等工作,坚持推广普及AED,建成开封市120指挥中心AED物联网大数据。开封市有序开展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定期开展冬春季灭鼠灭蟑、消杀越冬蚊蝇、夏秋季灭蚊蝇活动,建成区鼠、蚊、蝇、蟑螂密度均达到C级。
以往群众到政府部门办事,有时会遇到“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近年来,开封市积极探索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主题集成服务改革,致力于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有序整合政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做到线上只上“一张网”、线下只进“一扇门”、高频事项“一次办”、便民服务“不见面”。随着越来越多的政务事项实现“一次办”,昔日的“证件满天飞、办证跑断腿、材料反复交”成为开封人遥远的记忆。“以前‘满城转’,现在‘一楼办’,既方便又快捷。有些事项甚至不用出门,手机一点就能办。”9月23日,刚在汴捷办App上办完业务的市民刘硕高兴地说。
开封城乡生活环境显著改善、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一幅满载“幸福感”的幸福开封画卷徐徐展开。
原文链接:https://www.henan.gov.cn/2024/10-10/307160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9-30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专题讲座
- 2025-09-29全国政协办公厅 中共中央统战部 国务院侨办 国务院港澳办 国务院台办 中国侨联联合举行国庆招待会 王沪宁致辞
- 2025-09-29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召开2025年干部任职、廉政谈话会议
- 2025-09-28丁薛祥同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共同主持中俄能源合作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
- 2025-09-282025年度全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法规业务知识培训班在桂林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