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风貌区如何保护与更新?徐汇这样做
时间:2024-10-28 23:07:47 作者:佚名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
网红伊丽包子铺有哪些设计巧思?弄堂口的铁大门为何设计成四折叠?这些看似日常的细节,实则蕴含着城市规划的智慧与匠心。
近日,徐汇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在衡复风貌区接连举办了两次“人民城市大课堂”培训活动,通过专家讲座、建筑师导览Citywalk和城市更新展览等多元化形式,展示徐汇区在严格落实历史风貌保护要求的前提下,如何巧妙地将介入式更新和社区治理融入高品质、可持续的历史风貌实践中。同时,也向来自全市各区的城市规划者们展示了徐汇区在“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项目中的实施情况,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探索风貌保护与民生需求的平衡
衡复风貌区作为上海历史文化的瑰宝,拥有许多巷弄空间、街边小铺、垃圾房和围墙等看似不起眼,却对历史风貌健康稳定至关重要的元素。这些所谓的“城市背面”,在以往的规划中常常被忽视,但它们对风貌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有着重要影响。如何平衡风貌保护与民生需求,成为社区规划师们面临的一大挑战。
专家讲座
在专家讲座中,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名城研究中心总工程师陈鹏分享了上海历史风貌保护工作的发展历程。他表示,保护历史风貌的同时,必须注重活化利用,使历史建筑焕发新的生机。上海明悦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创始人、总建筑师沈晓明则提出了“历史性、文献性、时代性”的三性理念,为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提供了新的思路。他认为,城市针灸术在激活城市穴位、疏通城市经络、焕发城市活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从实践看衡复风貌区的更新与活化
理论学习之外,城市规划师们还通过建筑师导览Citywalk和城市更新展览,亲身体验了徐汇区在衡复风貌区内的更新与活化实践。
小微空间改造细节
上海瞻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主持建筑师谭若霜带领大家沿着湖南路、武康路、安福路,走过优秀历史建筑国富门公寓沿街商铺、湖南街道武康居民区党群服务站、吴兴路弄堂、伊丽包子铺、高安路4弄弄口垃圾房等。他详细介绍了衡复风貌区历史街区中一系列小微空间改造案例,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风貌断点”,通过空间介入的手段,结合新时代的使用需求和时代精神,被巧妙地连接成一幅完整而健康的风貌画卷。
湖南街道武康居民区党群服务站
吴兴路弄堂
“在巷弄空间的改造中,要梳理不同界面的历史风貌并如实展现,避免粗放型修缮对历史发展脉络和生活场景真实性的破坏。”谭若霜边走边介绍了如何将公共卫生设施如垃圾房、公共厕所等小建筑,与景观元素结合,和谐地植入历史街区中,从而保持风貌的延续性和完整性。
伊丽包子铺
高安路4弄弄口垃圾房
城市有机更新案例展,观赏城市美好变化
武康社区食堂是徐汇区成功改造的案例之一。参观者们在这里不仅看到建筑中保留的老上海风情,还能处处感受空间对老年群体的细心关怀。
武康社区食堂
宽敞的开放式布局、无障碍通道、特制的适老化桌椅以及爱心专座区的可转动板凳设计,都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温情。据介绍,这里每天可以服务1000人次,成为居民们享受美食、感受海派文化韵味的温馨场所。
参观“何以生新——梧桐深处·不一样的美好”城市有机更新案例展
风貌保护与民生需求的平衡、小微空间改造的巧妙介入、社区食堂的适老化改造……通过参观展览,参与者们感受到“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带来的美好变化,看到徐汇区在保留历史风貌精髓的同时,也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未来,徐汇区将坚持“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持续推动公共服务设施与空间实现科学提升、有效推进,以15分钟的便民尺度实现居民生活的幸福跨度,随着更多城市规划与更新项目的实施,徐汇区将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宜居。
(来源:上海徐汇官方微信 徐汇区融媒体中心、新闻晨报记者:杨宜修、牛强、肖乐鑫)
原文链接:https://www.shanghai.gov.cn/nw15343/20241028/6b18b44b6bdc4ee98809967631b1772d.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9-30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专题讲座
- 2025-09-29全国政协办公厅 中共中央统战部 国务院侨办 国务院港澳办 国务院台办 中国侨联联合举行国庆招待会 王沪宁致辞
- 2025-09-29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召开2025年干部任职、廉政谈话会议
- 2025-09-28丁薛祥同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共同主持中俄能源合作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
- 2025-09-282025年度全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法规业务知识培训班在桂林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