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城市管理联播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政策解读

广东修订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自然灾害发生后应2小时内上报

时间:2024-10-28 23:31:01 作者:佚名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

  日前,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预案》明确,根据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灾害救助工作需要等因素,省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四个等级,Ⅰ级响应级别最高;自然灾害发生后应2小时内上报,必要时可越级报告。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2020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广东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同时废止。

  为做好灾情信息报告工作,《预案》明确,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具体组织、协调和管理灾情报告工作,相关涉灾部门(行业)及时向本级应急管理部门提供本部门(行业)的灾情及其他相关数据,确保灾情信息报告及时、准确、全面。

  根据《预案》,自然灾害发生后2小时内,县级应急管理部门应将反映灾害基本情况的主要指标向地市级应急管理部门报告,地市级应急管理部门接报后2小时内向省应急管理厅报告,省应急管理厅接报后2小时内向应急管理部报告。

  对于造成10人及以上死亡失踪或遇险被困的突发灾害事件,县级应急管理部门在灾害发生后1小时内向地市级应急管理部门报告,地市级应急管理部门接报后30分钟内向省应急管理厅报告,省应急管理厅接报后30分钟内向应急管理部报告。必要时,县级、地市级应急管理部门可通过电话或国家应急指挥综合业务系统越级向省应急管理厅、应急管理部报告,并及时向本级党委和政府以及上级应急管理部门补报。

  《预案》还强调,涉及自然灾害因素的死亡失踪人员,受灾地区应急管理部门应按照“先报后核”的原则,第一时间先上报信息,后续根据认定结果进行核报。不得以灾种未确定、人员身份信息未确认、事件性质有待认定、“属意外事件”等理由迟报、瞒报死亡失踪人员。

  对于启动省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的自然灾害,受灾地区应急管理部门执行灾情24小时零报告制度。灾情稳定后,受灾地区应急管理部门要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开展灾情核查,客观准确核定各类灾害损失。

  据悉,新修订的《预案》对各级应急响应启动条件进行了调整。例如,Ⅰ级响应的启动条件第3条,由原来“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20万间或7万户以上”调整为“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20万间或6万户以上”,并增加第5条“其他需要启动Ⅰ级响应的情况”;Ⅳ级响应的启动条件第2条,由原来“紧急转移安置和需紧急生活救助5万人以上、10万人以下”调整为“紧急转移安置和需紧急生活救助3万人以上、10万人以下”等。

  《预案》提出,当灾害发生在敏感地区、敏感时间或革命老区、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等救助能力薄弱地区,或灾害对受灾地区经济社会造成重大影响时,相关应急响应启动条件可酌情降低。


原文链接:http://www.gd.gov.cn/zwgk/zcjd/mtjd/content/post_451429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交通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城市管理联播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环政通环保科技研究院(有限合伙)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城市管理联播网 csgllb.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02603号-98

联系电话:010-56019687、010-53385910,监督电话:15611852065,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jiaotongfzdyzx@163.com    客服QQ:2569439875 通联QQ:3072982632

北京中环政通环保科技研究院(有限合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