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打造“吨粮”示范田 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时间:2024-11-13 02:50:25 作者:佚名来源:陕西省人民政府
“平均亩产903.6公斤!产量出乎我的意料。”10月23日,渭南市合阳县黑池天泉家庭农场负责人王卫民笑着告诉记者。
近期,渭南市农技中心专家组对该家庭农场的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玉米示范田进行实收测产,数据喜人。
高产田的丰收“密码”是什么?
“主要是水肥管理到位。”王卫民说,“为应对干旱少雨天气,确保夏玉米及时播种,我们采用滴灌精准调控水肥,让玉米苗‘赢在起跑线’。”
王卫民还采取玉米增密度“5335”密植高效技术、病虫绿色防控、“一喷多促”等技术和管理措施,有效克服了玉米苗期干旱、中后期高温少雨等不利因素影响,实现了玉米大面积均衡增产。
王卫民的高产田是渭南市开展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的一个缩影。
今年,“陕西粮仓”渭南市印发《2024年渭南市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工作方案》,明确以整建制推进县为引领,以“吨粮镇”“吨粮村”为抓手,创建一批“百千万”示范田,带动粮食单产提升。
华州、蒲城高产田块平均亩产超过870公斤,渭南市有7个县(市、区)亩产超过800公斤……一组组数据标志着今年渭南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取得突破性成果。
由点到面,渭南市加快5个玉米整建制推进县项目实施进度,全力打造20个“吨粮镇”、20个“吨粮村”核心示范田103.2万亩,示范带动200万亩玉米实现增密度提单产。
“据测算,今年‘吨粮镇’‘吨粮村’玉米平均亩穗数4757.2株,比全市平均水平增加216.28株。”渭南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科长王若勇说,“从理论测产结果看,‘吨粮镇’‘吨粮村’预计平均亩产分别为635.6公斤、625.8公斤,较全市玉米亩均单产分别高13.5%、13%。”
渭南市大力推广玉米密植水肥精准调控技术,累计在“吨粮镇”“吨粮村”推广应用10.34万亩,有效消除高温干旱影响,基本实现苗齐、苗全、苗匀。
渭南市农业农村局紧盯秋粮生长关键时期,持续深入开展千名农技人员“三贴近”技术服务大比武活动,组织技术干部2247人包镇进村,分阶段、分形式开展交流观摩和技术培训。
落实“藏粮于技”,关键在人。近年来,渭南市以种粮大户为主体,在全市布局建设示范田,以点带面加速玉米密植水肥精准调控技术等新技术落地推广。同时,该市加大对粮食种植大户、粮食生产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训力度,帮助农民系统学习农技知识。
“我们经常参加农技部门组织的技术培训,逐渐掌握了新知识、用上了新装备、学会了新技术,更好地促进粮食增产。”喜获丰收的蒲城县荆姚镇新城村种粮大户常广寅说。
渭南市还坚持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分区分类管理,强化玉米增密度播种机调配,推广机械免耕直播、免耕覆盖旋播、宽窄行播种等先进实用技术,实现秋粮机播占比近99%。
针对今年夏季的高温干旱天气,渭南市农业农村局密切与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联系,定期开展灾情分析会商,及时通过电视、广播、短信、农村“大喇叭”等途径发布预警,确保预警信息到户、防御措施到田;加密病虫草情监测频次,准确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发布病虫情报45期,开展“一喷多促”统防统治238.87万亩次。
“我们将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持续深入实施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强化技术集成和示范引领,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融合,不断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渭南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苏新会说。(记者:陈宏江 耿杨洋)
原文链接:http://www.shaanxi.gov.cn/xw/ldx/ds/202411/t20241107_315815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下一篇:【西安】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最新信息
- 2025-09-30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专题讲座
- 2025-09-29全国政协办公厅 中共中央统战部 国务院侨办 国务院港澳办 国务院台办 中国侨联联合举行国庆招待会 王沪宁致辞
- 2025-09-29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召开2025年干部任职、廉政谈话会议
- 2025-09-28丁薛祥同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共同主持中俄能源合作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
- 2025-09-282025年度全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法规业务知识培训班在桂林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