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
时间:2024-11-27 22:26:20 作者:佚名来源: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
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
——谢通门县塔定乡着力实现辖区“道路入户”全覆盖
图为当地群众自愿投工投劳参加修路。记者 杨子彦 摄
记者 杨子彦
农村道路,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日喀则市谢通门县塔定乡卡如村牧区共有4户20名群众。长期以来,这里因山高路远、乱石遍布,群众出山全靠步行、运送物资只能人背畜驮,往返需8到10个小时,十分不便。
啥时候修条能通车的路?成为卡如村牧区群众“心结”。可由于人力、财力等问题,修路一事搁置下来。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经充分讨论,塔定乡党委决定:按照“党建引领+政府牵头+群众自发”模式,不畏困难、敢于担当,坚决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
为此,塔定乡政府协调解决3.6万元机械费用,动用装载机、挖掘机、拖拉机等铺整路面。
卡如村吹响“集结号”,广泛发动党员群众投工投劳,义务参加道路建设。
众人拾柴火焰高,仅12天,便完成了这条7公里长的牧区道路修建。
“听说要修路,大家都很支持,先后有100多名群众自愿投工投劳参加建设。”卡如村党支部书记多拉说,“看着崎岖的便道,变成平坦的可通车入户道路,再也不用每年都组织党员志愿背送物资了,道路安全性也大大提高,大家的心也终于舒坦了。”
多拉感慨:“通过这次修路,大家记住了一句话,有困难找党组织,准行!”
塔定乡修建卡如村牧区道路并不是个例。近年来,塔定乡坚持以党建引领赋能基层治理,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分别完成普村麦青牧区、普村麦琼牧区道路修建修缮工作,实现了辖区“道路入户”全覆盖。同时,群众也在“民事民说、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机制中,增强其参与基层治理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乡村治理内生动力。
原文链接:http://www.xizang.gov.cn/xwzx_406/qxxw/202411/t20241127_44905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萨迦县扯休乡第二小学
最新信息
- 2025-09-30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专题讲座
- 2025-09-29全国政协办公厅 中共中央统战部 国务院侨办 国务院港澳办 国务院台办 中国侨联联合举行国庆招待会 王沪宁致辞
- 2025-09-29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召开2025年干部任职、廉政谈话会议
- 2025-09-28丁薛祥同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共同主持中俄能源合作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
- 2025-09-282025年度全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法规业务知识培训班在桂林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