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州探索“地名+”新模式 走好乡村“著名路”
时间:2024-12-05 23:11:50 作者:佚名来源:吉林省人民政府
年初以来,延边州在乡村发展战略布局中积极谋划,全面开启“地名+”模式的探索之旅,力求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与内涵。
调查摸底“数家珍”,开启“地名+乡村治理”规范化篇章。年初起,延边州组织专业力量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实地调研工作,对全州范围内的现有地名进行全面盘点梳理,精心细化工作台账,确保每一个地名信息都准确无误、有据可查。同时,积极与延边大学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充分链接其丰富的学术资源,携手20余名专家教授及其团队搭建起实时互通的交流平台,共同建立起乡村地名专家库与采词库。截至目前,已累计排查出应命名的全州乡村道路街巷多达8643个,其中34个已成功命名,6594个正待县(市)政府审批,另有2015个已由村级进行初步筛选,为乡村治理体系的规范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地名信息基础。
数字赋能“积家珍”,开拓“地名+数字乡村”信息化路径。自年中开始,延边州充分依托“乡村著名行动”地名信息采集上图平台,大力推进地名信息数字化采集工作,共采集上传信息1022条。在这一过程中,紧密结合当地民俗文化、自然地理、特色产业等独特优势,积极探索地名标志的创新表现形式,巧妙地将乡村特色元素融入地名标志物的设计之中,使其成为展示乡村魅力的新窗口。此外,持续加大对国家地名信息库的更新完善力度,累计完善词目1.2万余条,并为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社会治理、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提供区划地名信息服务多达2450次,有效推动了部门之间的信息同步与资源共享,极大地提升了乡村治理与发展的信息化水平。
多元融合“晒家珍”,塑造“地名+魅力乡村”品牌化形象。自下半年起,延边州深入挖掘“地名+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敦化市陈瀚章烈士陵园、汪清县爱国主义教育中心、安图县长白山大关东文化园等红色地名文化的宣传推广,让红色基因在乡村大地深深扎根。同时,积极赓续“地名+历史文化”的城市文脉,广泛面向社会征集历史典故和民间传说,精心甄选整理出优秀乡村地名故事30余篇,进一步丰富了乡村地名的文化底蕴与内涵。此外,强化“地名+本土产业”的文化扶持力度,助力“延边黄牛肉”“三合松茸”“汪清黑木耳”等特色地理标志产品提升品牌知名度,使其成功变身“金招牌”。还充分利用短视频平台的强大影响力,积极鼓励广大群众宣传家乡打卡点和民俗美食,让边陲乡村地名在网络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全方位塑造了“地名+魅力乡村”的品牌化形象,有效提升了乡村的知名度与吸引力。
原文链接:http://www.jl.gov.cn/yaowen/202412/t20241204_332738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9-30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专题讲座
- 2025-09-29全国政协办公厅 中共中央统战部 国务院侨办 国务院港澳办 国务院台办 中国侨联联合举行国庆招待会 王沪宁致辞
- 2025-09-29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召开2025年干部任职、廉政谈话会议
- 2025-09-28丁薛祥同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共同主持中俄能源合作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
- 2025-09-282025年度全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法规业务知识培训班在桂林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