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 第0345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22-12-14 22:10:54 作者:佚名来源:上海市生态环境局
您提交的“0345”号“关于促进非重点行业企业更易购买碳排放指标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情况
本市高度重视发挥市场机制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的作用,积极开展地方碳交易试点,主动承担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2011年,国家明确将上海列入全国七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市之一。2013年11月,上海市碳排放交易市场正式启动。目前,上海市碳排放交易市场已经逐步建立了“制度明晰、市场规范、管理有序、减排有效”的碳排放交易体系,覆盖钢铁、电力、化工、建材、纺织、航空、水运等27个行业共300余家企业,吸引了500余家机构投资者参与,是唯一一个连续八年100%履约的试点地区。
上海碳市场交易品种包括上海市碳排放配额登记注册系统中登记的各年度碳排放配额(SHEA)、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以及经主管部门批准的其他交易品种。在保障上海碳市场平稳有序发展的基础上,本市积极开展碳金融产品的创新,依托国际金融中心优势,先后推出了借碳、碳质押、卖出回购等碳市场服务业务,服务实体经济低碳化转型。同时,从合规性和市场需求出发,与中国人民银行下属的上海清算所合作推出上海碳配额远期产品(SHEAF),这是全国首个中央对手清算的碳远期产品,也是目前全国唯一的标准化碳金融衍生品。2021年底,人民银行上海分行、银保监会上海监管局和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印发《上海市碳排放权质押贷款操作指引》,进一步推动碳金融业务健康有序发展。
总体来看,上海二级市场总成交量排名全国前列,CCER成交量始终稳居全国第一。截至2021年底,上海碳市场所有现货品种累计成交量2.15 亿吨,累计成交额31.41 亿元。其中,配额累计成交量4,481.34 万吨,成交额10.36 亿元;CCER累计成交量1.70 亿吨。上海碳配额远期产品累计成交437.08万吨。
二、对建议的答复
关于培育碳排放管理等服务机构。本市碳交易试点以来,涌现出一批核查、节能低碳咨询服务机构,催生了碳资产管理、碳金融等新业务,培养了一批低碳领域专业人才。在培训方面,我局逐步构建了覆盖党政领导、碳交易监管部门、企业主体、碳交易服务第三方机构等各类主体的系统性培训体系。我们将持续面向各类社会主体开展常态化碳排放能力建设,积极鼓励、支持更多机构参与到低碳领域工作中来。
关于扩大碳市场主体范围、丰富交易品种。我们将持续深化试点碳市场建设,发挥好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试验田作用,探索研究降低排放门槛、扩大覆盖行业范围、建立完善碳市场自愿加入机制等,适时将更多主体纳入到试点碳市场中。同时利用好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落地上海的优势,积极稳妥推进碳金融创新,充分发挥碳交易机制在发现价格和降低全社会减碳成本方面的作用。
关于增加减排量供给。我们将以推进碳普惠机制为抓手,畅通碳普惠减排量产生到交易、消纳的全生命周期过程,推进更多主体参与到低碳工作中。本市碳普惠机制建设将按照“由易到难、分步实施”原则,开发碳减排项目和公众低碳场景,构建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先期选择部分区域开展分布式光伏、电动汽车充电桩等数据基础好、核算方法清晰的碳普惠项目申报,开发相应核算方法学和示范项目。一方面对接上海碳市场,鼓励本市纳管企业购买碳普惠减排量完成碳排放权清缴履约;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大型活动主办方及个人购买碳普惠减排量实现碳中和。
感谢您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在下一步工作中积极采纳落实您的建议,不断优化和提升碳排放工作的管理。
原文链接:https://sthj.sh.gov.cn/hbzhywpt5333/20221012/dcadc74c168f464985470075cbd8c64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9-30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专题讲座
- 2025-09-29全国政协办公厅 中共中央统战部 国务院侨办 国务院港澳办 国务院台办 中国侨联联合举行国庆招待会 王沪宁致辞
- 2025-09-29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召开2025年干部任职、廉政谈话会议
- 2025-09-28丁薛祥同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共同主持中俄能源合作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
- 2025-09-282025年度全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法规业务知识培训班在桂林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