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式”培养产业急需人才 重庆支持校地共建50个现代产业学院
时间:2024-06-18 23:09:58 作者:佚名来源:重庆市人民政府
“教育强市区县行”新闻发布会现场。华龙网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6月17日,重庆市举行“教育强市区县行”新闻发布会。重庆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主任刘宴兵表示,目前,全市共有高校78所,在校生138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3.5%,进入世界公认的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特别是在科技创新方面,全市高校共有科研人员6.5万人,集中了全市70%以上的国家级基础科研平台、80%以上的两院院士、90%以上的基础研究项目,涌现出纳米时栅等一大批原创性、标志性、有重庆显示度、有巨大发展潜力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产学研创新融合体系基本构建,以高等教育龙头之力支撑教育强市的势头持续向上向好。
为助力重庆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建设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关键时期,重庆市教委已经和9个区县签订了服务合作协议,预计今年年底与20个左右区县签约,力争到2027年,全市高校应用学科专业与全市产业匹配度达到90%以上,建成产学研合作机构100家,互派科研人员1000人次,服务企业5000家,承担联合攻关项目1万项,实现区县全覆盖。
接下来,重庆市教委将以“教育强市区县行”为统揽,奋力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具体来看,重庆市教委将在促进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精准匹配方面,推进人工智能+学科群专项行动,及时撤销或调整不适应、不匹配专业。健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支持校地共建50个现代产业学院,合作开发课程,联合打造实践平台,缩短培养“时差”,“订单式”培养产业急需人才,解决急需紧缺专业更新慢、行业企业人才荒的问题。
在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合作共赢方面,设立“助力区县专项”科技项目,发布区县和企业需求榜单,鼓励科研人员揭榜挂帅,将联合攻关项目在重大重点项目中的比例提高到70%左右。迭代升级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系统2.0版本,实现全流程网上服务,已在线发布区县和企业需求1100余项。加快高校科技成果向优势企业、科技型企业等转移,每年向企业转移专利数量不低于600项,推动高校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跃上生产线”,促进高校的“知识产权”变为“资产资本”,提高企业产品“含科量”。
在促进校地交流和就业创业双向奔赴方面,将加强科技创新智库和企业智库建设,定期组织高校向区县派驻专家服务团,帮助解决企业技术难题、提供科技服务。匹配区县产业地图,实施“双千双师交流计划”,每年选派100名高校科研人员赴企业担任工程师,其中50名挂任企业“科技副总”。搭建更多青年来渝留渝创新就业创业平台,开展就业创业促进行动。
原文链接:http://www.cq.gov.cn/zjcq/yshj/ycjz/202406/t20240617_1330047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9-30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专题讲座
- 2025-09-29全国政协办公厅 中共中央统战部 国务院侨办 国务院港澳办 国务院台办 中国侨联联合举行国庆招待会 王沪宁致辞
- 2025-09-29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召开2025年干部任职、廉政谈话会议
- 2025-09-28丁薛祥同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共同主持中俄能源合作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
- 2025-09-282025年度全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法规业务知识培训班在桂林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