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市开展增殖放流 保障“蓝色粮仓”
时间:2024-06-18 23:04:42 作者:佚名来源:辽宁省政府
日前,营口市在西河口渔港码头启动2024年海蜇幼苗增殖放流工作,6700万单位海蜇幼苗将陆续投放大海。在保护生态环境,修复渔业资源、提高渔民收入的同时,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当天下午3时,放流渔船奔赴辽东湾渔场,开始海蜇幼苗增殖放流,当天共投放海蜇幼苗1600万单位。
据了解,2024年度营口市海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于5月末开始,用于增殖放流资金共计920万元,计划投放海蜇幼苗6700万单位,中国对虾幼苗5.6亿单位。除海蜇和中国对虾外,还将陆续投放三疣梭子蟹、半滑舌鳎、大竹蛏等7个品种幼苗,累计投放各类海产品幼苗6.8亿单位。目前,5.6亿尾中国对虾幼苗已完成投放。
近年来,营口市强化海洋经济发展、渔业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渔业资源修复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全市渔业资源养护工作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态势。营口市已连续开展海洋生物增殖放流工作20年,从2020年开始加大增殖放流力度,提高放流品种、质量和数量。2023年营口市增殖放流的海蜇产值约3500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17,增殖放流效果显著。
为了使海洋生态系统更好地“休养生息”,保证投放海洋生物苗种的成活率,营口市加大休渔期执法力度,强化渔船管控、部门联动、海陆巡查,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利用北斗平台和无人机实现科技管船,确保营口市海域伏季休渔期渔船应休尽休。
今年5月,营口市国土空间规划获辽宁省政府批复,划定海洋功能区,到2025年,规划建成综合型海洋牧场,投放各类人工鱼礁等生态修复和优化设施,为稳定营口市海域海洋生态环境提供保障。
原文链接:https://www.ln.gov.cn/web/ywdt/qsgd/ass_2_1/2024061809184743329/index.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9-30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专题讲座
- 2025-09-29全国政协办公厅 中共中央统战部 国务院侨办 国务院港澳办 国务院台办 中国侨联联合举行国庆招待会 王沪宁致辞
- 2025-09-29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召开2025年干部任职、廉政谈话会议
- 2025-09-28丁薛祥同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共同主持中俄能源合作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
- 2025-09-282025年度全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法规业务知识培训班在桂林举办